你知道30cc有多少嗎?
↓↓↓↓
就只有這麼一點點。
你知道第一天脹奶,第一次擠奶,
忍著痛按摩硬梆梆乳房擠了「三個多小時」的成果,
就只有這30cc的辛苦嗎?!
乳腺沒通之前,這整瓶都是用「滴」的。
一滴一滴的留存下來,忍著痛含著淚的擠奶,
只因「初乳」(註一)最珍貴,有最多最多的抗體。
ps.乳腺通了之後,若遇上奶陣(噴乳反射)時,就會看見許多條小噴泉同時泌乳,屆時「集」奶就比較省力省時了。
說起母奶之路,就像育兒一樣,是先辛苦而後甘甜。
想要哺育母乳,首先就要慎選推廣母奶的專業醫院。
專業的醫院有專業的護士做衛教和協助,
要如何徒手擠奶?如何按摩乳房?這些母奶必修課程才能得快又好。
乳房是神創造的奇妙組織,裡面有許多條的乳腺,而且條條大路通乳頭。
首次哺育母奶,最辛苦的是「暢通乳腺」這件事。
又因為之前從未啟動過乳腺,所以第一次哺育時,
乳腺會腫脹過頭,為之後的分泌乳汁做預備。
脹奶痛就是乳腺腫脹,甚至脹到有硬塊堆積,此時胸部硬的像石頭;
唯一的解決辦法,就是盡快疏通阻塞的乳腺,移出乳房內的奶水。
移出奶水最好的工具,第一是寶寶的嘴巴,其次是擠乳器(or手擠乳)。
寶寶的嘴巴是最棒的擠乳器,可以按摩到很深層的乳腺,幫助硬塊軟化。
但前提是寶寶吸吮的嘴型要正確(註二),否則寶寶可能沒吸到奶,媽媽也做了白工。
坐月子期間,如果有個厲害寶寶,是屬於吸奶的資優班學生,
(寶寶吸奶的姿勢也是經過學習和訓練的)
那媽媽的乳腺經過寶寶不斷努力的吸吮後,會比用擠乳器還快暢通乳腺。
如果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,或是個吃吃睡睡的寶寶,
那媽媽自己就要加把勁,除了親餵還要勤勞擠乳排空,
以免乳腺塞住,嚴重者就是乳腺炎的發生。
乳腺炎輕者高燒不斷,嚴重者要在乳房上開刀引流,把塞住的膿包引出;
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?!
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兩小時擠一次奶,半夜要起來三四次的原因。
因為我很快就會脹奶痛,加上乳腺又有硬塊未暢通,
所以只好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和乳房奮鬥。
男人這一生有數種痛不能體會,經痛、生產之痛、脹奶痛。
偏偏女人都要經歷這些痛楚,你說女人是不是很偉大呢~
感謝神,才36w大的妹妹的「含乳姿勢」很正確。(註二)
只是剛出生第一個月體力較弱, 所以第一週有瓶餵補足吸收。
因為吸母奶對寶寶而言,是很耗費體力的。寶寶要撐大嘴巴擠壓乳房肌肉,才能刺激泌乳...
。(喝奶瓶就很輕鬆省力,ㄋㄟㄋㄟ會自動流入嘴巴)
【註一】參考初乳與母乳的營養
產後前五天分泌的乳汁稱為「初乳」(之後便稱為「成熟乳」),
略呈黃色,感覺上較濃,含有高濃度的抗體和蛋白質,
不僅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,又可保護消化道免於感染,以及促進胎便的排出,甚至還可減少日後發生黃疸的機會。
事實上對其它的動物來說,如果沒有喝到初乳通常是難以存活的;
同樣的,對人類新生寶寶的健康來說,初乳也絕對是最重要、也最有效、最沒副作用的一劑「預防針」。
【註二】參考寶寶正確含乳姿勢影片 (←非常重要,必看!!)
寶寶含乳姿勢分析:
1.baby頭與身體呈一直線在母親乳房水平線上
2.媽媽的乳頭對準寶寶的鼻尖
3.baby嘴巴要張大呈「ㄑ」字型,含住媽媽的乳頭及大部分乳暈
4.baby下巴要貼住媽媽的乳房
5.baby下唇外翻
6.當寶寶含的正確時,吸吮速度轉為「慢而深,且間隔休息」時,才表示有吸到ㄋㄟㄋㄟ。
有些寶寶天生是吸奶的前段資優生,有些寶寶一開始卻不大會吸吮,下唇不會外翻,或含不住媽媽的乳暈等等
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含乳姿勢的正確,免得抱著寶寶累半天,卻是做白工,寶寶沒吸到奶也很可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