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說到剖腹產這件事,真是么壽痛的回憶。
(請原諒我用粗話,實在找不到形容詞)


雖然生小王子時,因為才七個半月的大小,所以產程很快,痛很快結束;
但兩相比較之下,我仍是覺得自然產比剖腹產好上一千倍!!!

不論是「生產過程」以及「復原期」,自然產既然號稱「自然」,就是對身體最好的方式。



現在想起生完第一週,我還是印象深刻。那段復原期實在太辛苦太恐怖。
第一天完全不能下床,要等放屁排氣才能移動,才能吃飯。我整整餓了「六頓飯」,一直被困在床上。
(就是這張床!!!我餓了六餐,加上生產當天的早餐都在手術檯吐光光了。)




傷口痛開始發作時,更是難以形容的折磨;只知道傷口上有火在燒,疼痛難耐。
為了寶寶,手術完隔天我就開始下床,痛到走路都是彎腰駝背,每走一步都想罵髒話。
餵奶時更是如坐針氈,傷口隱隱作痛,但卻不能改變身體姿勢,只能忍耐再忍耐,直到餵完奶。

是的,有止痛劑可以使用。


我老公也花6000大洋,讓我手上多了一支「術後止痛」針的點滴幫浦。
但是沒有人會一輩子都打止痛劑阿!越是依賴就越是不能忍痛。

而且整天都綁著點滴很麻煩,要餵奶、要如廁、要吃東西都要拖著走,若是沒有人照顧完全不能自理。
護士也建議我能忍則忍,才能早日恢復「自由之身」。
所以我手術完第二天晚上就發狠,不再按止痛點滴。


沒了嗎啡的第一晚,痛到爆炸。我忍。
(所以從生完隔天就沒好好睡飽過,半夜不是傷口痛就是要起來哺育。)

就這樣彎腰駝背的過了第一週,就這樣忍耐的度過最辛苦的哺育期。

(第一次去餵奶時,還痛到走不好,老公推輪椅,輪椅上還架了點滴。)


第二週開始傷口好多了,我終於抬頭挺胸了。

卻沒想到,便秘風暴正要開始。
我幾乎一週多沒辦法自行大便,吃軟便劑吃水果通通沒效,
便秘到肚子脹氣疼痛,鼓的像懷孕四個月大,只好靠灌腸解決。那週我陸續灌腸了三四次。
至今我仍深受「排便不順」之苦。


有人說剖腹就不用擔心陣痛的恐怖,但我覺得把身體剖開決不是上上之策。
每個媽咪不都是經歷陣痛生出孩子的,大家要對自己為母則強的耐力更有信心才是。




自然產優點:
1,不需要把身體剖開,不用孤單一人在手術房發抖
2.baby經過產道擠壓,可以刺激肺部呼吸
3.生完當天就可下床,可以正常吃飯,可以正常大小便
4.對母體的傷害較小,媽媽經過休息可以很快恢復體力,進行哺育工作
5.只要勤勞溫水坐浴,傷口好很快,幾乎不會痛

剖腹產缺點:
1.剖腹是大手術,裡裡外外大概需要一年的修復期
2.空氣進入體內,容易造成腸子蠕動變差,會「便秘」或「排便不順」
3.老公不能陪伴,孤單一人在手術台上很恐怖
4.復原期很辛苦,痛到晚上睡不著;那幾天手上都要插針打點滴
5.生完不能馬上下床,要等排氣放屁(至少一天)才能進食,才能上下床移動
6.不能「馬上」進行哺育工作,也不能行動自如的去看寶寶
7.還要花時間花精力「顧」傷口,最好貼上美容膠帶三到六個月,以免長出肉芽。
8.傷口附近的神經被切斷過,大概要兩三個月才會復原,有部分的肚皮會覺得不是自己的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yceafra 的頭像
    joyceafra

    [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]

    joyceaf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