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親子天下雜誌,接連兩期的主題都很貼近我最近的教學心情。

前期雜誌─打造專注力
本期雜誌─自學力(讓孩子自動自發學習)

不管是去國小代課,還是在系統工作,學生都有相同的通病,令教學者很是疲倦。

到底是資訊太發達令孩子不專心?還是家庭生活裡缺乏幫助孩子專心的「環境」?
或是我們給孩子太多東西,卻忘了教他「專心」的態度?!

總之,「不能專心」實在是很恐怖的事情。

撇開教學法不談,同樣的課程設計,專心的孩子絕對比注意力差的孩子學的深入許多。

只是班級一批批的接下來,漸漸的竟然可以比較出差異性。
所謂「好」的班級不見得都是很優秀的孩子,但它們卻一定是很專注的群體。
至少,在這短短上課的時間裡,這些孩子知道自己現在要專注在什麼地方,知道「自我控制」並且「學會等待」。

「不好」的班級在我眼中也不見得是學生表現差,只是上課氣氛卻可能常常中斷。
因為一定會有某些學生失控了,而我被迫要去處理這樣的行為以及整頓秩序,一堂課上下來總是焦頭爛額,累的兩頭燒。


當然,會失控的學生,絕對不可能只發生在音樂教室。
若是和家長做溝通並深入了解,就會發現這種情形也存在於學校或幼稚園。而家長本身也「很無奈(無力)!!」....


現在的八九年級可是擁有最舒適、最富裕的生活環境了,卻在「專注力」上令人擔憂。
放眼望去,我們的教育環境看似越來越豐富,卻使得家庭教育的份量明顯縮水。

培養「專注力」難道是國小或幼稚園老師的責任?!


*******

「自學力」大概又是這時代才會出現的新名詞。翻成白話就是孩子要能「自動自發的學習」。
  親子天下竟也為此寫了一期的專題,可見現代的孩子也逐漸失去「自學力」的學習態度。

就以自己學鋼琴的例子來說。
從小,媽媽就讓我知道,想要學會任何專長或才藝,都要花時間努力練習去達到目標,這才是自我負責。
所以不練琴會被罵,想偷懶去看電視就會被追著打....這就是想學才藝的要付出的代價。

後來有陣子自己實在是厭倦練琴了(其實是厭倦被罵被打 XD),媽媽乾脆讓我停課休息。
當自己再次開口想要學琴,想要能隨心所欲的彈唱好聽的詩歌時,我心裡已經懂得「自動自發」的重要性。

而這重新起步的學琴之路,我就再也不敢隨便偷懶或放棄,一直到後來家裡有了經濟考量之故才停擺。

我想,再次讓我願意去學琴,甚至能在學習過程中忍耐挫折的原因,最主要就是「自學力」的幫助。
唯有當學習不是被動,當自我能用成熟的學習態度去督促自己時,這學習才能達到最大的成效。


由此可見,「自學力」也是逐漸發展成熟而來的。
對越幼小的孩子來說,自學力自然還在發展中;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,就需要家長或老師的參與和鼓勵。
在成人的陪伴過程中,除了鼓勵和協助外,讓孩子知道「忍受挫折」也是訓練自學力的關鍵。

以前我練琴遇到瓶頸,練不會也是大哭阿。又吵又鬧的想放棄。
但不管我多胡鬧,我媽都只有一種態度→拿著棍子站在我背後陪我練,並告訴我總有一天會練成功.....(事實上也是如此。)

而隨著年紀漸增,「自學力」就應該要能夠成熟健壯起來,成為每一個人去追求興趣或是完成夢想的根本力量。



然而觀察最近教室中的孩子,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只是來上課打混,卻不願意回家複習。
和家長反應,也只是得到「講不聽阿」、「他自己都不自動自發...」、「不然下期就不要學啦...」的結果。

儘管如此,家長還是不斷砸錢讓孩子學,彷彿不補習,不多學點才藝,孩子就一定會輸在終點。
觀察那些上課無法積極的孩子,他們的每週行程卻可能是滿檔到驚人的地步。

這真是一個不安的世代,家長永遠深怕孩子比不上他人,孩子也被安排的無所適從。
茫茫然的滿檔行程,根本無法幫助孩子建立起真正的「自學力」,反倒有本末倒置的枉然。






追根究底,「家庭教育」才是奠定孩子專注學習以及培養自動自發的基礎環境吧。
看來我以後真的想當個宅媽了。主若願意.....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ceaf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