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這是在批踢踢「媽寶版」開起的主題,
現代人想自己養小孩,要考慮的不只是經濟;還有公婆觀念、夫妻看法、以及社會價值觀等等。

轉錄其中一篇回應文,
作者文筆之好,更把台灣現況分析的一針見血。

****

個台灣的社會環境就是鼓勵雙薪家庭,因為這樣對整體社會的產值才能有數據上的提升,為何?
如果父母雙方都在上班,小孩勢必要找人帶,這樣只有兩個選擇,一個是長輩帶,一個是托嬰、托兒所。
現在都是小家庭,選擇托嬰、托兒所的家長很多,這也造就了一大群就業機會。
而父母雙方都投入勞動市場,也對整體社會產值有數據性的貢獻。
這就是台灣政府鼓勵雙薪的最主要原因,因為台灣勞動人口太少,要在數字上有增加,
投入人力可以明顯的看出成效,也就犧牲了家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政府為了照顧雙薪父母,如果將小孩交給合法立案的托嬰中心,政府可補助3000(台北縣汐止市),
這是我同事的狀況。我內人在家全心照顧小孩,反而沒得到任何補助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從經濟學上的角度分析,人會選擇最大化效用的方案。
因此在上班與帶小孩之間,會選擇上班的人肯定是認定上班所帶來的效益大於帶小孩。
在工作收入減去支出(托嬰費用等)之後,還是對家庭整體收入有所貢獻,自然選擇上班貌似是正確的抉擇。
然而屬於經濟弱勢的族群,就算父母雙方都有意願投入勞動市場,但是所得到的效益無法應付所需的成本,
自然就會選擇一個人在家帶小孩,在失去一方經濟來源情況下,只能針對支出進行緊縮。
結論就是,在可以自由選擇上班與帶小孩的情況下,會選擇上班的人多半是屬於經濟優勢,
然而政府的補貼政策卻是補貼經濟優勢的族群,實屬缺乏公平與正義。

或許會有人質疑說選擇在家帶小孩的不完全都是經濟弱勢,有可能反而是經濟優勢的人,這點是有可能的。
如果父母雙方只要一個人的收入就可以完全應付家庭支出,且認同家庭教養的重要性,
選擇在家帶小孩就會是一個良好的選擇。
只是在現代社會之中,我看到的多半是就算父母都是高薪,
還未必會選擇自己帶小孩,原因就是對於家庭教養無所認同,認為錢可以解決教養問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家庭的功能就在社會鼓勵父母都投入勞動市場下,失去應有的功能,
也導致現在社會上許多因缺乏家庭功能而產生的問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現代的阿公、阿嬤都很可憐,以前大多數的阿嬤要自己帶小孩,現在卻還要幫自己的小孩帶小孩。
或許他們很樂意帶孫子,但是要記住的一點隔代教養未必好,而且教養小孩原本就是父母應負起的責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台灣的政府是應該要朝向鼓勵單薪家庭的方向前進,
營造出全民對於家庭教養重要性的認同感,才能夠培養出更優質的下一代。

****

學教育的我,看完只能拍手叫好~
然,叫完又如何?台灣的教育觀念永遠輸人一大截。

還是自己加油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ceaf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